醴陵釉下五彩瓷--天宫之美
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,享有“瓷城”美誉,是举世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。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,自古就有“天下名瓷出醴陵”之称,被称为“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”。醴陵瓷瓷质细腻,图案画工精美,尤其釉下五彩瓷器,五彩缤纷,具有【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历史发展】
早在东汉时期,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,从事陶器制作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,开始生产釉下青花粗瓷。
清末民初:创造出醴陵釉下五彩瓷器
1904年,湖南凤凰人熊希龄(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)与曾参与“公车上书”的醴陵举人文俊铎,本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赴日本考察。在日本期间,他们发现日本瓷业技术,产品精良。第二年回国后,熊希龄在文俊铎陪同下,前往醴陵的主要粗瓷产地进行调查,找出了醴陵瓷业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,同时又看到了醴陵进一步发展瓷业生产的有利条件:消费市场广阔,瓷土资源丰富,劳动力价格低廉。随即提出了“立学堂、设公司”等主张,得到了湖南官府的大力支持。当年,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在醴陵正式开办,次年,湖南瓷业制造公司在醴陵成立,熊希龄任公司总经理,文俊铎任学堂监督。公司聘请日本技师和景德镇技术工人,引进了当时日本的生产工艺和设备,开启了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。特色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制出来的。
此前,醴陵瓷器用单一的氧化钴(俗称土墨)作彩饰原料,手工描绘粗犷花草图案后,施釉覆盖,烧成釉下青花瓷。1907年至1908年,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草青、海碧、艳黑、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颜料。湖南瓷业制造公司的绘画名师和瓷业学堂陶画班的毕业生,经过反复研制,采用自制釉下色料,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“三烧制”法,生产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。釉下五彩瓷器瓷质细腻,画工精美,清新雅丽,别具一格,釉层下五彩缤纷,呈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。它的问世,立即得到业内人士和国内外舆论的关注和好评。1909年到1911年,醴陵釉下五彩瓷分别参展武汉劝业会、南洋劝业会和意大利都朗国际赛会,连续获得奖,醴陵瓷器开始名扬华夏,走向世界。“白如玉、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磬”,就是醴陵瓷在当时赢得的良好评价。
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,是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
查看全部介绍